
- 索 引 号: FZ00413-2500-2020-00018
- 主题分类: 无
- 发文机关: 福州市园林中心
- 成文日期:2020-04-22
- 标 题: 关于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203029号提案的答复
- 发文字号: 榕园查〔2020〕16号
- 发布日期:2020-04-22
- 有 效 性: 有效
市民革:
《关于挖掘福州内河文化内涵 发展旅游品牌的建议》(203029号)收悉。现答复如下:
福州城区有内河107条,大多分布在居住区周边,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。2017年福州市开展水系综合治理以来,共在内河沿岸建设滨河绿道500.8公里、串珠公园270个,成为与市民生活联系紧密的、市民家门口的公园。在此基础上,深入挖掘内河历史文化内涵,弘扬榕城历史文化,意义重大。
一、关于内河整治与内河文化相结合,营造内河文化氛围的建议
在内河两岸串珠公园建设过程中,市园林中心深深体会到内河两岸文化挖掘与弘扬的重要性,主要做了以下工作:一是对于流经历史文化街区的内河,如安泰河、三捷河、文藻河等,从公园风格、材料选择、色彩搭配上进行融合,让休闲空间和文化空间相得益彰;二是最大限度保护古树、古桥、古名居等历史文化遗迹,如打铁港河的万寿桥、浦东河的宋代古桥、台屿河的民国红砖厝等,让古建筑得以完善保留,与内河生态休闲空间相辅相成;三是在重点河道建设过程中,通过文化建园的方式,打造了一批文化主题公园。比如,白马河的“白马三郎”、“缺哥望小姐”、“一字救万民”等;晋安河的“福新问渡”、“爱乡园”等;流花溪的“榕树公园”、“流花叠影”等。
二、关于深入挖掘内河历史文化内涵,进行合理开发的建议
福州内河两岸历史文化非常丰富,做好内河两岸历史文化这篇大文章,也需要久久为功。一方面,需要深入挖掘、系统整理、提炼整合;另一方面,也需要结合实际、巧妙融合。急于求成,可能会南辕北辙、背道而驰,造成不必要的浪费。2019年,市园林中心委托市规划院,组织专业团队开展“内河沿岸和全市文化元素挖掘整理及其在串珠公园中的应用研究”课题。目前,已完成内河两岸历史古迹调查、内河古树名木保护、内河历史典故、内河传统文化活动等内容的梳理、汇总,并对如何应用提出了思路和建议,这将为今后内河两岸公共空间文化内涵的挖掘,提供基础和参照。
虽然内河水系综合治理已接近尾声,待验收复核完成后,即转入运营管理,但内河两岸文化挖掘整理工作任重道远、意义重大。市园林中心将与市规划院一同,认真细致完成内河两岸文化元素挖掘整理课题,为今后的内河文化提升工作打下基础,提供参照。
感谢您对串珠公园建设的关心和支持!
专此。
领导署名:陈 凡
联 系 人:陆正梁
联系电话:87529386
福 州 市 园 林 中 心
2020年4月22日
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